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

发布时间:2024-06-01 点击:573
我国民事法律法规规定了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其中的条件包括延缓条件、解除条件、积极条件和消除条件。那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
(一)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1、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2、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
(二)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1、积极条件又称肯定条件,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
2、消极条件又称否定条件,是指以不发生某种事实为条件的内容。否定条件于肯定条件相反,它以一定事实的不发生为条件成就,而以一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不成就。它又可以分为否定的延缓条件和否定的解除条件。
二、民事法律行为满足什么条件有效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有什么特点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
(一)条件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二)条件应是不确定的事实,也就是说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 发生的,当事人不能肯定。
(三)条件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
总而言之,附条件的民事行为要求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个人申请公积金贷款条件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徇私枉法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职工社保和居民社保有区别吗
怀孕的人做兼职有产假吗
辞退员工怎么补偿
农村宅基地可以贷款吗
土地使用证办理房产证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