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假日规定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08 点击:89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法定节假日是可以放假的,当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的时候,是需要支付相对应的工资等等,那么国家法定假日规定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国家法定假日规定是什么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节日和假日的合称。中国的岁时节日是中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节假日有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中国内地现行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3天,国庆3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各1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几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因此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分别如下:
(一)元旦节,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三、劳动法如何规定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主要用于加班费的计算: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妇女节为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天,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天,则不补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安排工作的应发3倍工资。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国家法定假日规定是什么?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对于国家的经济来说持久的劳动力推动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股权代理人有什么用
认定走私国家物品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诉讼撤销合同流程
侵权责任法的共同加害行为是怎样的
员工病假多久单位可以解除合同
公司债务夫妻要怎么承担
贷款交契税需要的材料
职工发生工伤后怎么进行工伤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