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与非法所得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9-23 点击:69
不当得利与非法所得所承担的后果是不一样的,两者都是将他人财物进行无权占有的行为,但是不当得利属于民事侵权纠纷,也是债的产生方式,被侵权人可以主张侵权责任赔偿。非法所得就是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获得的财产,非法所得是要收缴上交国库的。
一、不当得利与非法所得的区别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者合同的根据,因他人财产受到损失而获得的利益。从性质上看,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受害一方自己(有时也可能是第三人)的过错所造成,而不是由于不当得利人的违法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不当得利人主观上也不一定有过错,甚至根本没过错。不当得利受益人在取得不当得利之前,不可能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故意,即使是恶意的占有,也只是在取得不当利益之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而加以占有。从客观上讲,不当得利受益人取得不当利益,并没有采取积极主动的违法行为,即受益人受益是被动得利,不具有违法性。
二、被起诉不当得利怎么办
首先等待并签收法院送达的各种诉讼文书,包括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快在收到起诉状副本的15日内提交答辩状和相关证据给法院;
其次当事人可以自己进行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但要向法院提供必要的委托代理书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相关身份证明;
另外要记得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
最后等待判决结果,如对结果不服,自收到判决书起的15日内可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三、不当得利的分类有哪些
不当得利依据不同标准可以作不同划分,最基本的划分是依据不当得利是否基于给付行为而发生,将其分为给付不当得利与非给付不当得利。
(一)给付不当得利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里的给付目的,即给付的原因。给付者给与财产总有一定目的或原因,或为债务的消灭,或为债权的发生,或为赠与,这里的目的或原因就成了受领给付者受取利益的法律上的根据。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给付目的不存在或不能达到,那么受领给付者的受有利益便会因为无法律上的根据而成为不当得利。
(二)非给付不当得利
非给付不当得利,是指基于给付以外的事由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人的行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规定。人的行为,又可分为受益人的行为、受损人的行为和第三人的行为。基于这些事由构成不当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无受其利益的权利,所以,非给付不当得利的“无法律上的原因”即为受益者无权利而受有利益。
1、基于受益人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前者如侵夺他人所有物或擅自占有、使用、消费他人之物;后者如无权处分人将他人之物对于第三人为有效处分。
2、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以受损人为他人支出费用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当作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为。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有:债务人对债权的准占有人清偿,使债权消灭,致真正的债权人受有损失;债权的让与人在让与通知前,债务人对让与人清偿,致债权的受让人有损害;第三人将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如在因附合、混合、加工而获取被添附物所有权时,允许被添附物原所有人向受益者依据不当得利请求权主张以被添附物价值相当的利益返还。
5、基于事件。如甲池塘的鱼因天降暴雨冲入乙的池塘;甲饲养的家禽吃掉乙的饲料等等,都是基于事件发生的不当得利。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贪图他人的财物。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不当得利与非法所得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婚前房产婚后办房产证写一个人名字
行政处罚拒不执行如何强制执行
法律规定欠条有效期多久
入股是否需要签劳动合同
变造股票债券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猥亵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酒驾造成轻微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离婚被起诉了不去能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