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时候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往往人们法院是会选择申请仲裁的,那么人民法院可以对仲裁机构的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人民法院可以对仲裁机构的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
民事诉讼法第237条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
(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裁定不予执行。裁定书应当送达双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哪些
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裁决的。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无管辖权,作出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仲裁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等。
三、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后怎么办
对于不予执行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我国《仲裁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人民法院可以对仲裁机构的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的相关知识,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不予执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承租者怎么处理接收到的拆迁消息起诉离婚传票是由法院送达还是律师房屋质量的验收内容包括什么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为多少年协议盖公章没签字有效吗偷油一般判多少年成立未生效的合同能否解除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认定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