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必须遵循一裁终局原则。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需要当事人前往约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申请,一般商事交往中当事人更愿意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因为仲裁相较于诉讼,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纠纷处理效率较高。
一、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原则
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由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种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发生前后达成的请求仲裁解决的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由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种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形式在纠纷发生前后达成的请求仲裁解决的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仲裁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应贯彻当事人意愿自主的原则。仲裁协议的内容必须是双方共同研究拟定的,是双方意愿表示真实的体现。只有双方意愿达到共识,才能达成其仲裁协议,任何一方都不得强迫另一方达成仲裁协议。当事人一旦选择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实际上就是放弃了向法院诉讼的权利。凡明确约定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不能再向法院起诉。法院发现有明确约定的仲裁协议,则不予受理。
二、合同仲裁机构是哪个部门
根据仲裁法第十条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三、合同纠纷仲裁期限
一般四十五日内裁决,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一般在六十天内能够得到裁决结果。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采用仲裁方式解决合同纠纷的原则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中国刑法非法出售文物藏品罪既遂怎么量刑企业改制设立时主要涉及哪些税种?税前扣除是否需要发票或收据企业破产清算的分配顺序是什么农村住宅有房产证吗交通事故人伤保险公司赔偿范围怎么办理辞职的手续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自首送医院谅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