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走司法程序要多长时间

发布时间:2024-11-30 点击:67
在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的话,那就很有可能走诉讼程序,通过诉讼程序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医疗事故走司法程序要多长时间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医疗事故走司法程序要多长时间
医疗事故赔偿问题走司法程序要多长时间,法律是没有作出规定的。人民法院立案后,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期限是6个月,简易程序是3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二、医疗事故罪需要的证据
1、门诊及住院病历。门诊病历是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最原始的证据材料,上面记载了病人的主诉、医生的查体、诊断及最后的处理意见等。住院病历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抢救结束后补记的病历资料等。门诊及住院病历是病情发展和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认定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
2、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化验单及各辅助科室的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脑电图、b超结果、x片等,这些资料是医生诊断时的重要参考,对于认定医疗事故也具有很大价值。
3、处方、药品及药品包装袋。有的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人员用错药、发错药导致的,而患者当时所服用药品的处方笺的底方及其复印件、剩余药液及药品包装袋等。在此类案件中极具证明力,故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保存。
4、手术中的切除组织。手术中切除组织是证明有关手术失误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如有条件,应尽可能保存。
5、输血、输液反应的剩余液。因输血、输液反应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在实践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些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剩余液,故患方在输血或输液发生后,应注意保存静脉点滴剩余液和剩余的血液。
6、死者尸体。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案件而言,死者尸体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对那些因不明的案件,应尽量动员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尸检,以查清医方对患者的死亡是否负有责任。
三、出现医疗事故可以报警吗
出现医疗事故是可以报警的。通常情况下,如果发生了医疗事故是可以报警的,因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很可能家属和医院方面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这个时候双方最好协商处理,如果无法协商处理,就在法院进行起诉。
以上就是小编详细介绍的关于医疗事故走司法程序要多长时间、医疗事故罪需要的证据、出现医疗事故可以报警吗的全部内容,相信也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欢迎咨询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安全生产许可证申办过程需要哪些资料,有效期多久
生育津贴离婚纠纷怎么解决
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可以得到双倍赔偿吗?
在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多少钱
著作人身权能转让吗
17岁未成年打架怎么处理
劳动合同不合法怎么处理
担保人会连累到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