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回转的条件

发布时间:2024-12-31 点击:44
在进行强制执行后,发现执行依据被撤销,但又执行了相关人的财产,这时候就会启动执行回转。那么执行回转的条件有哪些?执行回转的利息怎么计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执行回转的条件
启动执行回转程序的条件:
(一)执行完毕后,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
(二)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已被人民法院撤销的。
执行回转是指在案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法院撤销或者变更的,执行机关对已被执行的财产重新采取执行措施,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时的状况的救济制度。
二、执行回转的利息计算
执行回转的利息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的解释》第四百七十六条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执行完毕后,该法律文书被有关机关或者组织依法撤销的,经当事人申请,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 执行回转的利息的计算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在申请执行人取得执行财产时,是否存在过错,即是否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取得执行财产;二是申请执行人在取得执行财产后,对于执行财产的控制是否用于正当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申请执行人取得执行财产合法、正当,并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那么应当按照人民银行存款率向被执行人支付利息;如果申请执行人在取得执行财产时存在过错(包括虚假诉讼、提供虚假证据材料、恶意串通等),或者在取得执行财产后用于违法犯罪行为。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当向按照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向被执行人支付利息。
三、执行回转是什么意思
执行回转又称再执行,是指在案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执行机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重新采取执行措施,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前的一种补救制度。
第一,原执行依据正在执行或已经执行完毕。
原法律文书已为法院全部或者部分执行完毕,才发生执行回转的问题。
第二,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或者变更。
只有当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或者变更的,才发生执行回转。因为正确的执行根据在执行完毕后,是不会产生执行回转的,而一旦执行根据有错误,依法定程序被撤销或者变更,执行根据中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即失去了其合法根据,那么法院就应当依法保护合法当事人的权益,让原来的被执行人的利益回复到原有状态。这里,人民法院撤销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只限于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执行完毕后,该法律文书被有关机关依法撤销,经当事人申请,也可适用执行回转。
第三,新的执行依据是其必备条件。
因为执行程序的发生以有执行根据为前提,再执行也不例外。法院要责成原债权人返还财产,应根据执行回转裁定进行。原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只是表明原执行依据失效,并不具有要求原债权人返还财产的强制性。所以,根据民诉法规定,应当由人民法院裁定执行回转,再以此裁定为新的执行依据,责令取得财产的原申请人返还财产或强制执行。
第四,只适用于原申请执行人取得财产的情况。
执行回转是将财产重新采取执行措施,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前的一种补救制度。这也是对被错误执行的相关人员的一种补救措施。以上是小编对执行回转的条件的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不懂如何起诉,可以咨询律师,他们会给您专业的建议。


可以在网上办理离婚手续吗
共有人私自出卖二手房有效吗
离婚时婚前购买的黄金怎么样办
养子女可否享有继承权
抗诉的事实和理由
追诉新罪有诉讼时效规定吗
淘宝侵犯肖像权怎么处理
私藏枪支弹药的立案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