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包括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侵犯公民身体健康和造成精神损害的赔偿,以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国家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费用,国家赔偿通常是因为国家机关行使职权对当事人造成损害进行的赔偿。
一、国家赔偿项目概况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赔偿金;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身体伤害的: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康复费、抚养费、扶养费、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抚养费、扶养费、生活费
3.致人精神损害的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精神损害抚慰金;
4.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直接损失赔偿、间接损失赔偿。
二、国家赔偿包括哪些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统计数据及人社部提供的日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对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国家赔偿案件,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确定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84.74元。
三、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区别
国家赔偿是从民事赔偿发展而来的,因此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是,国家赔偿是独立于民事赔偿的自成体系的法律制度,两者的区别可概括为:
1.赔偿发生的原因不同。国家赔偿由国家侵权行为引起;而民事赔偿由民事侵权行为引起。
2.赔偿主体不同。国家赔偿的主体是抽象的国家,具体的赔偿义务由国家赔偿法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互分离。而民事赔偿的主体通常是具体的民事违法行为人,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相一致。
3.赔偿的归责原则不同。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而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体系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构成。
4.赔偿程序不同。国家赔偿的程序较民事赔偿更为复杂,其区别在于:首先,在提起国家赔偿诉讼之前,除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起赔偿外,请求人应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即实行赔偿义务机关决定前置原则,不经该决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民事赔偿程序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赔偿请求,无须经过前置程序。其次,证据规则不同。国家赔偿一般实行“初步证明”规则,即赔偿请求人首先要证明损害已经发生,并且该损害是由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继而,证明责任转移到被告,而在民事赔偿诉讼程序中则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
抢劫罪暴力行为指什么离婚父母赡养费怎么给分裂国家罪的犯罪首要分子可处返还彩礼的法定条件是什么贩卖过期产品怎么罚房屋质量保修年限有多少年试用期间要注意什么个人所得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