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情形

发布时间:2025-02-05 点击:19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很多人进入一家企业上班的话那么都是会签署合同的,签署了合同用人单位是不可以随意解除合同的,那么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情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情形
(一)员工未能通过试用期:在试用期间劳动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二)员工的单方面过错;
1、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2、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3、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4、劳动者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5、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单方面提出解除合同怎么办?如果用人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违法的话,用人单位则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违法的话,则无需支付任何赔偿金或者经济补偿金。
二、解除合同承担违约责任吗
合同解除不是违约责任的形式,但是违法的解除合同,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是实行过错原则,无过错不产生赔偿责任;而违约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只要有违约事实的存在,不能主观上有无过错,都要承担违约责任。
是损失实际发生原则,即赔偿的损失必须是实际发生的损失。
合同解除后,对损失的赔偿有一定的范围限制,而且一般是实际发生的损失,主要包括:对方订立合同时支出的必要费用;因相信合同能适当履行而作准备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合同解除后因恢复原状而发生的必要费用等。与此同时,上述损失的赔偿,不包括因债务不履行而产生的可得利益损失。但对于违约金责任而言,不论违约是否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都要支付违约金;并且依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而且,上述损失既包括实际发生的既得利益损失,也包括尚未发生的可得利益损失,如信赖利益的损失等。
三、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几天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如果是在试用期内,应当提前3天。如果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从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合同的解除并不是违约,相比之下如果违约的话那么需要付违约金的,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情形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员工主动辞职有什么补偿吗
商铺办理产权证需要什么资料
犯了招摇撞骗罪怎么处罚?
离婚案件中抚养费如何确定和支付
拘留15天可以进行探视吗
开发商做虚假广告怎么办
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
造成交通事故逃逸怎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