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有出让、划拨和转让三种方式。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年限根据土地的用途有所不同,通常来说,一般土地的使用年限为50年,但是居住用地的土地使用权有7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只有4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权利人可以依法申请续期。
一、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有几种
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1.出让,出让方式主要是招标、拍卖、挂牌、协议。
2.划拨,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
3.转让,转让方式包括出售、交换和赠与等。
二、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年限
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仓储用地50年;
6.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土地使用权到期后,权利人可以依法续期,如果根据规划需要,国家收回土地和地上建筑物的,应对权利人进行相应补偿,用类似拆迁安置的办法解决。
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法律规定
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法律规定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说,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使用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使用的国有土地的登记发证,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以出让或者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登记,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核实,由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做生意欠款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独自出售房产的行为有效吗聚众斗殴罪的主观构成要件和客观构成要件?登记收养需要哪个部门构成贪污罪怎么判刑?口头合同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吗分床睡算分居吗?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