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一、ISO14000产生背景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戈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大会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承担重新评估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调查任务,历时若干年,在考证大量素材后,于1987年出版了“我们共同未来”的报告,这篇报告首次引入了“持续发展”的概念,敦促工业界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这份报告一颁布即得到50多个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他们联合呼吁召开世界性会议专题讨论和制定行动纲领。从80年代起,美国和西欧一些公司为了响应持续发展的号召,减少污染,提高在公众中的形象以获得商品经营支持,开始建立各自的环境管理方式,这是环境管理体系的雏形。1985年荷兰率先提出建立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概念,1988年试行实施,1990年进入环境圆桌会议上专门讨论了环境审核问题。英国也在质量体系标准(BS5750)基础上,制定BS7750环境管理体系。英国的BS7750和欧盟的环境审核实施后,欧洲的许多国家纷纷开展认证活动,由第三方予以证明企业的环境绩效。这些实践活动奠定了ISO14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基础。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球谋求可持续发展分得时代开始了。各国政府领导、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改变工业污染控制的战略,从加强环境管理入手,建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新观念。通过企业的“自我决策、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方式,把环境管理融于企业全面管理之中。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3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展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以规划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支持全球的环境保护工作。二、ISO14000文件内容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标准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该标准是由ISO/TC207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有14001到14100共100个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一种完整的、操作性很强的体系标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其中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干标准,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依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ISO14000系列标准的用户是全球商业、工业、政府、非赢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其目的是用来约束组织的环境行为,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与ISO9000系列标准一样,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具有重大作用。三、ISO14000标准制度基础欧美一些大公司在80年代就已开始自发制定公司的环境政策,委托外部的环境咨询公司来调查他们的环境绩效,并对外公布调查结果(这可以认为环境审核的前身)。以此证明他们优良的环境管理和引以为自豪的环境绩效。他们的做法得到了公众对公司的理解,也赢得广泛认可,公司也相应地获得经济与环境效益。为了推行这种做法,到1990年末,欧洲制定了两个有关计划,为公司提供环境管理的办法,使其不必为证明环境信誉而各自采取单独行动。第一个计划为BS7750,由英国标准所制定第二个计划是欧盟的环境管理系统,称为生态管理和审核法案(Eco-ManagementandAuditScheme,EMAS),其大部分内容来源于BS7750。很多公司试用这些标准后,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个标准在欧洲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开始按照BS7750和EMAS的条款,并参照本国的法规的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另外一项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行动则是1987年ISO颁布的世界上第一套管理系列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取得了成功。许多国家和地区对ISO9000系列标准极为重视,积极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第三方认证,以此作为开展国际贸易进入国际市场的优势条件之一。ISO9000的成功经验证明国际标准中设立管理系列标准的可行性和巨大进步意义。因此,ISO在成功制定ISO9000系列的基础上,开始着手制定标准序号为14000的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因此可以说欧洲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的BS7750、EMAS以及ISO9000的成功经验是ISO14000系列的基础。四、ISO14000中文名称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目前有效版本ISO14001:2004。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标准(见图),该系统包含五大部分,17个要素。五大部分内容概括如下:●ISO14000五大部分①环境方针②规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ISO14000的17个要素1、环境方针2、环境因素3、法律与其他要求4、目标和指标5、环境管理方案6、机构和职责7、培训、意识与能力8、信息交流9、环境管理体系文件10、文件管理11、运行控制12、应急准备和响应13、监测14、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15、记录1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7、管理评审五、申请ISO14000认证应提交的材料1、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等)2、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复印件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4、相关资质文件复印件(法律法规有要求时)5、生产工艺流程图(适用于工业企业)6、组织机构图7、认证场所清单(适用于有多个相同或类似场所的情况,如分公司、厂、办、处、所、站、项目部等)8、重要环境因素9、环评批复复印件10、“三同时”验收报告及批复复印件11、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复印件12、消防验收报告13、守法证明六、ISO14000认证基本流程咨询流程:初访----签约----咨询师进驻----制定计划----体系建设(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编定)----文件审定----运行辅导----自查及纠正----评审辅导----咨询总结认证流程:提交申请---->签定合同---->审核文件---->现场审核---->纠正措施---->批准---->注册颁证今天通过对《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学习,相信你对认证有更好的认识。如果要办理相关认证,请联系我们吧。
减刑的条件是怎样的对消极怠工的员工怎么管理医院ISO9001认证如何服务于医疗急救?ISO37301认证的好处是什么,ISO37301认证咨询服务收费澳门商标注册途径及流程争取缓刑一定要请律师吗变造公司债券罪既遂如何判刑?新版SA8000认证规则变化后企业SA8000监审转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