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说排程

发布时间:2025-04-22 点击:4
当前中国很多企业处于亚健康状态高交期、高库存、高成本的三高现象十分普遍,只有精益生产、APS、供应链优化是消除企业三高的良方。下面我们分享一下:简简单单说排程。
关于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教科书的名称是《生产计划和控制》。书中会把生产计划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
这样,生产计划和生产控制,一定是有一个界面?这个界面首先是需要承接生产计划的结果,而且还需要作为作业的依据。
其实,我们都知道,计划可以天高地远,而作业且必须是脚踏实地,那这个界面,就是天高地远和脚踏实地的结合面。
这个结合面,从时间维度是天、从物料的维度是SKU,那这个界面到底是什么呢?
————
1、生产计划和控制的过程
生产计划和控制过程,可以细分为:
过程1:需求管理
确定预测需求、确定补库策略和补库需求,并与销售订单进行交付时间、优先级的处理,确保将最有效的产出优先满足最继续的客户需求。
过程2:交期承诺
客户的需求(预测、补库和销售订单)需要进行供需的平衡。即:
客户的需求是否可以满足?物料是否可以满足?产能是否可以满足?
如果产能和物料不能满足需求,则先生产什么?后生产什么?
如果需求不能满足产能和物料的供给,则什么样的需求可以提前?
过程3:需求分解
客户需求一般是独立需求,需要对独立需求进行分解,从而形成相关需求。从客户的独立需求进行分解后形成总统的物料需求计划。
独立需求(客户需求)分解为相关需求时,一般会考虑在库、在途(预计入库量/预计出库量)、补库点/安全库存、经济批量/最小起订量、前置周期等,计算出与独立需求的相关需求的净需求量。
过程4:生产排程
正常情况下,需求分解时,物料的数量完全按照独立需求按照标准的MRP逻辑计算。时间则以前置周期方式计算生产订单的计划开始时间和计划完工时间,并不考虑产能约束(考虑了数量和批量约束)。
所以,需要对相关需求中的生产订单进行排程。
生产排程,最佳状态是全场统一排程。
过程5:车间调度
排程形成了作业计划,调度需要根据生产准备(物料准备、产能准备、技术准备),指派车间和机台开工,完成作业计划。
调度不仅仅要做好生产准备(物料、产能和技术准备),还需要对现场产生的异常进行调整、协同和控制。比如,设备异常时,将最紧急的任务调整至那个机台生产。比如,制造过程中质量异常时,如何将那个生产任务提前。比如,那个生产订单因为采购物料突然的质量异常,如何跟催新的外购物料和新开工那个生产订单等等。
调度有专职的调度员,或车间主任、班组长等承担。
调度一般以车间为单位,通过全场的调度会,实现全场调度。
——
2、过程的输出
生产计划和控制是一个管理过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的管理过程。需求预测、补库量、缓冲时间的设置,虽然可以通过理论计算,但方法的选择和参数的设定,还是存在一定的主观成分。需求平衡、交期承诺、MRP、生产排程本质上是客观过程,是引擎计算的结果。而现场调度,则基本上属于经验和主观动作。
本质上,预测/补库/销售订单、主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日作业计划是结果,是结果,是结果!
主生产计划是制造企业与客户的界面。因为主需求计划经过交期承诺(关键物料、关键产能双平衡)后的需求计划。记住:主生产计划是一个需求计划,是一个生产需求完工的完工计划。生产的完工+标准前置期=客户的需求日期。
日作业计划是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的界面。因为日作业计划是主生产计划先经过MRP分解,形成物料需求计划,再经过排程形成的。排程时,一般考虑以下三个条件:
1、主生产计划的需求约束。
主需求计划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计划,也是有增量和减量,有插单或取消。所以,排程时,需要用最新的主生产计划来进行运算。
2、供应商对采购订单的承诺约束
供应商会对制造企业下达的采购订单进行承诺,但是在承诺的基础上还是非常多的变数。而日作业计划是要开工的,不能缺料。所以必须要以最新的供应商的实际送料状态排程。
3、产能的约束
机器、模具、人员等等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异常,还会存在质量等异常。所以,排程也需要对实际或预设的产能作为约束条件。
在考虑需求、供给、产能基础上的排程,至少在短期内(1-3天或1-5天)内的作业任务是相对稳定的,这个也可以作为供应商送料的依据,也可以作为交期的依据。
——
那么如何做排程呢?
一、排程的定义
排程就是工序任务与机台绑定的管理动作,一般有生产订单排序、机台现有负荷处理、工序任务分配三个管理作业。
排程的第一步,是生产订单排序,将所有的生产订单(或工序任务进行优先序的确定)。
二、如何做排程?
方法一、排序+短期人工分派(TOC方法)
排序+短期人工分派,是TOC的方法,方法名称是SDBR。即,生产订单的优先序来源于销售订单或库存的消耗量。销售订单是交期急的优先,备库式库存低的优先。
人工,根据这个优先序,以紧急优先的原则,讲生产订单对应的工序任务,手工分派指作业人员或机台。
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简单、实用,很容易在车间现场推广。因为,如果没有APS排程,车间现在人工派工就是如此。
这个方法最大的缺陷是,首先是换型无法优化。因为是人工、即时的分派,不做预先的分派,一般会增加换模次数。其次如果是组装类的工单,由于没有预排,供应商响应时间偏短,送料比较麻烦。
这个缺陷,也是因为只能做短周期造成的,不能做长周期的预排。另外,这个方法的物料齐套需要手工查询、核对和锁料。
方法二,前置周期周期软件排程
采用前置周期排程,同样可以考虑物料齐套,但是产能相当于是无限产能的。采用这个方法,手工排程也比较麻烦,需要软件来实现。
好处,软件计算也简单,考虑了物料齐套。
坏处,无限产能,且需要软件支持。
方法三,【关键序排程+非关键序周期】排程
这个方法需要软件实现(Excel+VBA,同样是软件)。
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关键序,什么是非关键序。产能正常情况下是满负荷的,一般是瓶颈。当然,装配序,一般是关键序,而包装序则不然。
其次,要建立模型。需要根据定义好的关键序,把整个工厂的排程模型做好定义,确保与业务场景一致。
其三,定义标准周期
由于我们对非关键产能资源未做详细的有限产能排程,我们需要对非关键产能资源,评估一个合理的周期。一般这个合理合理周期可以按照以往的统计,也可以进行认为估算和调整。
根据以上三步,定制一个排程软件,基本上可以对不十分复杂的场景进行系统排程,并依据系统排程进行开工管理。
其四,APS高级计划和排程软件详细排程
APS高级计划和排程系统是面向复杂场景的专业排程软件,理论上APS可以对工厂所有的工序任务进行排程,而且可以实现动态排程:当需求、产能和供给发生变化时,均可以实时排程。实时的频率取决于APS的运算时间(数据导入+计算+数据发布)。当然,一般情况下,工厂实际的排程为一天1-2次,最多不会超过3次(半天一次、上午、下午、晚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方法三是可以用APS实现。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1、排程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越简单越好。只有简单,才可以被执行。
2、排程不是拍的尽量多,而是要排的尽量少。能不排就不排!只排关键序且可以实现比较好的控制即可。
3、排程的频率不是越高越好,而是排程需要稳定。让车间有序作业时排程的根本目的。
4、排程周期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而是要根据整个产品的制造周期确定,一般是2-3周为适合。太长,稳定性较差,指导意义不足。太短,车间和供应商的准备期太短,无法足够响应。
5、排程需要合适的冻结期,冻结期太长,则生产的柔性不足,冻结期太短,则作业的稳定性不足。一般,1-3天的排程冻结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超过一周的冻结期,显然是偏长了。
——
总之,排程,计划和调度人员不易。不排程,车间和班组长不易。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车间一定存在排程,则不过或是人工,或是自主,或是混乱。
排程的好处不一定看到,但是不排程的坏处一定有,因为不排程存在混乱是必然的。
再一次提醒大家,排序+人工分派,是最简单的一种排程方法!


铁路车间建立HSE管理体系的方法有哪些?
gmpc认证费用多少
商标业务缴费指南
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法定情形
买房还不上房贷怎么办
单方撕毁租房合同怎么赔偿
cb认证是强制的吗
两化融合贯标通过后每年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