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不会相信,在一个闹市区里一个砖头下去,砸到的这个人必定是做 ISO 认证的,看完文章也许你会明白我的观点
1、认证公司三连内卷
现在年轻人,经常说内卷。
所谓万物皆可卷,小到职场职员大到企业行业,只有有人的地方都可以卷。
认证公司与咨询公司这几年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也让大家卷的多姿多彩。
最早认证机构少,不少审核员本着大公无私,为了机构的口碑宁可终止审核,也不随随便便发证书,但企业也怕这种大公无私的审核,不仅审核痛苦,还面临着取不了证。
于是机构先第一卷,安排好说话好沟通的审核老师。
一来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二来可以增加客户满意度何乐而不为。
认证机构作为盈利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这样做看起来问题也不大。
慢慢地第二卷,在商务招待板块。以前审核还有专家费,通俗地说是企业给审核员的红包。
根从哪里来的的?也许中国的人情世故,给钱好办事吧。不少审核员红包费几乎超过审核费。
你机构审核员要红包,我机构不要。那么业务便涌向不要红包的审核员和机构那里。
红包蒙蔽了多少审核员的眼睛,让其认为自己比较专业。
场景一:某审核员审核要求提供提供 XXX 证据,其实这个证据无论按照标准还是实际运营都不需要。不知道为什么提了,企业不知道轻重,怎么办?给个红包,俗话说包治百病。
果然红包给了立马不追究。现在问题是审核员提的问题合理不合理,并不知道。
审核员知道,我提了这个问题企业给我红包。
三卷差旅审核原则来说就近安排,谁也不能预知审核员下一家在哪审核,但从认证的成本构成来说:认证费+咨询费+差旅费前两者是定量,那么差旅费可以卷下。
机构直接和企业说审核老师在你们当地,差旅都是很少的,饭嘛,工作餐就可以,不用特殊安排你们也省钱。
通过这三卷,机构又收获一批单量,但得罪一群审核员。
2、咨询公司三连卷
一个巴掌打不响,只有认证公司的卷不叫卷。咨询公司如何卷呢?前文说到咨询公司几次转型。
那么最早时候同行之间第一卷咨询老师我有自己的咨询老师,自己的咨询老师如何如何。
二卷单量和流水同行之间见面不问这个月没有大客户,先问流水做了多少,跑了多少单。
现在一个咨询公司一个月没有几十个项目还很不好意思和别人聊天。
所以笔者只是悄悄地写帖子去培训去了。
不得不说共享时代,咨询公司也共享流水和单量。如:A 公司 1W 接了一个项目分包给 B 公司 9K,B 公司 8K 给 C 公司。
最后大家统计业绩流程时候 A 公司 1W,B 公司 9K C 公司 8K
三卷机构咨询公司最后的宿敌是认证机构,那么咨询公司如何卷,比如卷自己手上拿了几个机构代理,开了几个机构,几个办事处。
不得不说,现在咨询公司老板之间相互交流,要是还没搞机构,还真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
以前张口王总这个月签了多少单呀,流水做了多少。
现在是王总老师这个月排期满不?
3、认证与咨询未来趋势
认证咨询混乱时候,很多业内人员推测认证以后的发展。
对认证机构严管,审核现场把握风险等等。然后这些措施都是无效措施。
从根源来说,企业,认证机构,咨询公司没有真正认识地体系的作用。那么三方的态度一定是糊弄。
解决了意识层面问题采取些具体措施进行解决。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毕竟现在认证沦为卖证买证,也是常见现象,只是大家不愿把这层遮羞布揭开。
以后认证与咨询会怎么发展,笔者大胆猜测下
1.取缔认证机构估计可能不大,因为相关从业人员对经济增长确实有一定作用
2.其他监管形式进行认证,取缔末尾机构。这样保障蛋糕充足下,留下的都能吃好,这样才有可能把市场盘活。
3.认证与互联网结合,类似其他资质申请,企业可以网上自助申请,这样和取缔机构差不多,毕竟现在头部机构也不靠认证带来收益。
有其他顺应时代的方式进行审计颁发证书也未尝不可。
至少还原认证本来的样子,但是无论哪种情况,我们发现这条路很漫长。就像我在元质量里写到,这么多年大家对质量的认识,以及质量管理人员遇到的头痛的事情,依旧没变。
韩国商标申请注册有哪些流程?去哪可以办理中国环保节能产品要多少费用招投标企业常用资质都有哪些这里都列出来了好友借钱不还报警有没有用as9100认证周期,as9100认证审核的公司有几家AVE认证厨房工作安全指引--AVE验厂咨询专利申请的技巧与原则离婚需要付孩子抚养费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