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行政机关行政的行为,侵害了我们权益,比如违法拘留侵害了我们的自由,比如因违法行为对我们的财产造成损失的,受害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行政赔偿,不过这些都有程序,那么国家行政赔偿程序是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国家行政赔偿程序
(一)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及先行程序
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是指受害人的请求仅限于赔偿,对于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是否合法并无具体要求。单独提出行政赔偿请求适用行政赔偿的先行程序。行政赔偿请求的先行程序是指赔偿请求人如果单独提出赔偿请求,应首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赔偿义务机关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时,赔偿请求人才可以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单独提出赔偿请求通常适用于:
(1)争议双方对行使职权行为的合法性没有争议,但对行政赔偿问题达不成协议。
(2)行使职权的行为已经被复议机关确认为违法或已经被撤销、变更,但复议机关并未对行政赔偿问题作出裁决,或受害人对复议机关的赔偿裁决不服的。
(3)行使职权的行为已被法院判决确认为违法,或已被法院判决撤销,判决生效后,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的。
(4)行使职权的行为为终局裁决机关所为,该行为的合法性已不得争议,受害人对于赔偿仍有异议的。
(5)受害人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事实行为提出赔偿请求,而无意对该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的。上述情况,都需要适用赔偿先行程序。
(二)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是指请求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其特点是:将确认行政行为违法与要求赔偿两项请求一并提出,并要求并案审理。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通常先确认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然后再决定是否赔偿。
(三)提出数项赔偿请求
不论是单独式或一并式,赔偿请求人都可以根据受到的不同伤害,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请求。例如,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可以请求赔偿医疗费;赔偿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公民身体残疾并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受害人还可以申请残疾赔偿金及对其抚养的人的生活费;等等。当然,如果损害是单一的,请求人只能就该项损害提出赔偿请求,不得就该损害造成的其他间接损失提出赔偿请求。
(四)书面请求
请求赔偿属于要式法律行为,受害人无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还是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都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具体的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缺少事实根据和理由的,赔偿义务机关可以责令申请人补正。
(3)赔偿义务机关。申请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便是赔偿义务机关的名称,以明示该赔偿请求是针对哪个行政机关提出的,以便于行政赔偿案件的处理。
(4)申请的年、月、日。因为赔偿请求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起,所以在申请书中应当注明申请的年、月、日。
赔偿申请书是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的主要书面材料,因此必须内容完整,符合法定形式,语言简明,字迹工整,便于赔偿义务机关审查处理。请求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录。
(五)法定期限内提出
赔偿请求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以附带的方式提起行政赔偿请求,一般按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的法定期限确定附带请求赔偿的期限,即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包括哪些
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赔偿:
(一)违法或错误决定吊销律师执业证的;
(二)违法或错误决定责令律师停止执业,以及对律师事务所停业整顿的;
(三)违法或错误决定吊销公证员执业证的;
(四)违法或错误决定责令公证处停业或者撤销公证处的;
(五)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其他违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害的。
不予赔偿的规定:
(一)与行使司行政机关管理职权无关的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行为;
(二)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三)法律规定的不予赔偿的其他情形。
三、国家行政赔偿标准
1、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2、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检刑事申诉检察厅确定新的日赔偿标准为258.89元,自2017年5月31日起执行该日赔偿标准。
3、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金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3)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国家统计局2017年5月27日公布,2016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
4、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5、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需返还财产或按照直接损失予以赔偿。
法律依据:《国家赔偿法》
第二十五条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国家行政赔偿程序”等相关法律知识。综上所述,自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行政赔偿,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离婚判决书丢了怎么办离婚了孩子给前夫需要支付抚养费吗离婚协议怎么制定?离婚协议的范本离婚要啥手续?需要多久财产纠纷起诉需要什么证据离婚上诉期限有哪些规定怎么样在法院起诉离婚手续第二次起诉离婚会判离的几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