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逃逸导致对方死亡,会怎么判刑?

发布时间:2024-02-19 点击:117
对于交通安全不仅有交通法规进行规制,我国的刑法也对一些危害道路安全的行为作出了强制性的规定。那么因为逃逸导致对方死亡,会怎么判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因为逃逸导致对方死亡,会怎么判刑?
如果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处于7年以上有期徒刑。当然了,如果在肇事方逃逸前,受害人已经死亡的,一般处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如果肇事方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与交通事故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区别
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
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定什么罪?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
(一)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
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是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刑法并没有单独定罪,而是作为交通肇事罪的一种加重情节。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总之,因为逃逸导致对方死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因为逃逸导致对方死亡,会怎么判刑?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开发商交房逾期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没收财产的定位是怎样的
如何计算印花税
非法经营怎么认定犯罪金额
轻便摩托车可以上高速吗
法定代表人跑路债权人怎么处理
刑事诉讼审查起诉的条件是什么
投资协议发生纠纷是诈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