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和裁定都属于法律文书,对于判决或裁定,当事人不服的,都可以上诉。两者在适用方面是不一样的。那么判决裁定的区别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判决裁定的区别
(一)两者适用对象不同。判决书解决的是实体法律关系问题,如定罪量刑的部分;裁定书主要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但也解决一小部分实体问题,例如:减刑,假释等等。
(二)可以有法律效力文书的数量不同。一个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只能有一个;而裁定书可以有多个;
(三)其书写要求不同。判决书只能用书面形式,格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规范;而裁定书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
(四)两者上诉与抗诉期限不同。判决书是从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日以内;裁定书是自收到裁定书五日以内。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判决裁定的定义
(一)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二)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三)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四)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三、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能力。下列情形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 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法律文书都是具有权威性,较为严谨的。因此对于判决或者裁定的适用都是不一样的。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判决裁定的区别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父母的离婚财产能给孩子吗如何计算工地工人车祸误工费欠条格式范本法律有效模板专利权无效的效力怎样变更抚养权开庭当事人可以不出庭吗夫妻债务新规是怎样抢夺弹药罪的刑事责任?交通事故异地被起诉如何应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