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终止的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3-22 点击:119
合同是双方当时人经过协商订立的,代表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当合同出现一定情形时,合同变会变成终止状态。合同的终止也就代表合同的解除,那么您知道合同终止的方式有哪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合同终止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合同终止的方式有哪些
(一)清偿。清偿是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
(二)解除。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单方解除指当事人一方通过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双方解除指双方协议消灭原有的合同。
(三)抵消。是指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
(四)提存。由于债权人的原因而无法向其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该标的物交给提存部门保存以消灭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
(五)免除。即债权人抛弃债权从而消灭合同关系的意思表示。
(六)混同。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同归于一人,致使合同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二、约定终止条件要兼顾到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情况
由于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职工都可能出现某些客观情况,导致用人单位不愿意继续履行合同,而又不能解除合同,因此,用人单位既要把本单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种情况约定为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也要把职工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种行为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例如,企业聘用的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中,有的业务能力不差,工作业绩尚佳,也没有违纪问题。但是,其性格和工作作风与其他员工不合,多数员工都不肯与其合作一同共事,甚至表现出离职倾向。对于这种情况企业无法继续使用该职工,但又不能解除合同,针对这类问题,可以考虑约定为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劳动合同即可终止。具体条款可表述为:乙方(员工)履行职责期间,经年度工作总结或职工民主评议,有一半以上员工不肯继续接受其领导或与其共事,其履行职责出现危机的,劳动合同终止。
三、合同终止如何恢复
合同的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而使合同终止法律效力。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有时当事人还负有后合同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五十八条,债权债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等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合同终止会引起以下法律后果:
(一)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
(二)合同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原合同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因此,合同终止意味着合同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解除,当事人合同关系的消灭。若当事人想要恢复合同关系,需要重新签订新的合同,建立新的合同关系,然后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终止的方式有清偿、解除、抵消、提存、免除、混同等六种方式。合同终止通常是双方的请求得以实现或者无法实现才会出现的情形,一旦合同终止,如果损害到了你的利益,我们也是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以上就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合同终止的方式有哪些的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


非法携带武器参加集会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撞车对方全责我还用联系我的保险公司吗
租赁证需要什么材料
征收补偿决定书是什么
共同犯罪种类该怎样划分
疫情期间员工上班工资补贴吗
拆迁户口迁出去了还能迁回来吗
婚内得稿费离婚后前妻能否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