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发布时间:2024-04-05 点击:119
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行为人改变资金用途的,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改变公款的资金用途,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可构成该罪。改变资金用途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个人低保申请书格式范文,个人低保申请需要什么资料
判决申请强制执行期金额利息算法
合同法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
私放在押人员罪既遂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租期没到不想租了,违约如何办?
拒执罪55万大概能判几年刑
妇女怀孕期间是否能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