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解除劳动关系的案件都能够适用经济赔偿金这一制度。那么,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的案由都有哪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是什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的案由
我国劳动法确立了经济补偿金制度,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协商解除、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和经济性裁员三种情形,不适用于劳动合同的终止,将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的随时解除也排除在外。该规定范围过窄,而且只规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终止的情况下不需要支付,变相鼓励了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不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发挥经济补偿金的功能,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以下情形:
(一)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提出动议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解除的;
(四)经济性裁员的;
(五)劳动合同因期限届满而终止的;
(六)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主体资格丧失而终止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解除劳动关系合法的,劳动者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过错的,没有补偿;不具有法定过错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过错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没有法定过错的,没有经济补偿。
(三)违法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继续履行合同的,应当继续履行;不主张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的经济损失。
(四)劳动关系终止 属于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期满的,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如何计算经济补偿金
(一)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三)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四)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赔偿金的案由的相关知识,上文给大家介绍了解除劳动合同时会导致经济赔偿金出现的具体案由。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民事案件申诉期限一般多长时间刑事法律管制法定量刑期是多久假释期内犯罪如何处理分公司怎么申请注销各案件中轻微伤怎么司法鉴定?没有房产证拆迁怎么算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关系什么情况下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