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诉讼时效多久,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行为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5-11 点击:88
肖像权诉讼时效是三年。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行为有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肖像,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用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内使用他人肖像等。
一、肖像权诉讼时效多久
肖像权诉讼时效是三年。
一般地,肖像权诉讼可以分为赔偿请求与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诉讼,依据两者提出诉讼的诉讼时效规定是不一样的。赔偿请求适用诉讼时效的一般规定,而后者则属于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1.提出肖像权侵害的赔偿请求的诉讼时效为一般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的期限为三年,并且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提出停止侵害肖像权的诉讼的,不受诉讼时效的约束;
3.肖像权的诉讼一般都是请求停止损害与请求损害赔偿一同提出。
二、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行为有哪些
肖像权的合理使用行为有:
1.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使观众、读者了解、认识事实真相等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被曝光者的肖像权。即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失实或者不当,有可能构成侵害被暴光者名誉权或隐私权,也不会构成侵害肖像权。
2.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为国家利益举办特定活动使用公民的肖像。如公安机关在通缉令中使用被通缉者的肖像;国家在建国50周年成就展中使用他人的肖像。
3.为记载或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因为公民参与此类活动中,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处分了自己的肖像权,对其肖像在此活动中加以使用,不构成侵权。
4.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的。
5.像权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
三、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适用
诉讼时效的规定,在民法上属于强制性规范。正因为如此,民事主体既无权自行协议取消诉讼时效的适用,也不得变更诉讼时效期间及其计算方法。
友情提示:只有司法机关——即在法律的授权下的法院,才可以对诉讼时效作出是否中止、中断、延长的认定。
另外,我们法院和代表法院的法官,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也一定要按照这一强制性规范去主动审查和适用而不是被动审查和适用诉讼时效,依据当事人提供的有效证据确认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情形,切忌随意性。
也就是说无论案件当事人是否了解时效的规定,或是否提出时效抗辩,承办案件的法官均应依职权调查诉讼时效问题。
再者,严格适用诉讼时效。这是由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和作用决定的。否则就不能达到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就不能保障当事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背离了设立时效制度的法律本意。


大学生酒后强奸女同学获缓刑4年,强奸罪怎么判
强迫卖血罪的构成四要件有哪些?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有哪些惩罚?
社保登记证办理流程是怎么样的
债务抵消的条件具体是什么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最新规定
行政处罚后多长时间诉讼
撞死50岁的人赔偿多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