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疫情造谣被行拘,疫情造谣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24-05-16 点击:91
疫情之下,社会秩序本就相对混乱,但仍有一部分人在造谣造谣疫情,传播关于疫情的不实信息。此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男子因疫情造谣被行拘,疫情造谣如何处理?
一、男子因疫情造谣被行拘
3月7日晚,灌南警方在网上巡查执法时发现,一名叫“华哥”的网民在明知灌南官方没有发布有疫情的情况下,于自己的抖音账号内发布了一段未经核实的虚假疫情短视频,引起网友的围观、恐慌。
灌南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取证。经查,“华哥”真实身份系堆沟港镇男子付某,警方迅速将其抓获归案,付某如实陈述了自己发布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灌南警方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二、疫情造谣如何处理?
疫情造谣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构成犯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相关法律条文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男子因疫情造谣被行拘,疫情造谣如何处理?的相关内容。疫情造谣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需要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构成犯罪的,还会被判处刑罚。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律师。


在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住房维修基金什么时候交
有孩子但没有结婚证的婚姻受法律保护吗
二手房买卖纠纷律师费有无明确标准
公司如何进行股权转让的
有人证无物证怎么定罪
继承诉讼费用是怎样
松树被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