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数额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8-19 点击:76
一、工伤赔偿数额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工伤赔偿申请需提交的材料
根据《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规定,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事故、职业病等因工作原因引起的身体损伤或死亡,由用人单位依照法定标准支付的经济补偿。申请工伤赔偿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工伤事故证明:由医院或公安机关出具的工伤事故的医疗证明、伤情鉴定书等;
2.工伤认定申请书:详细说明申请人的信息、事故的经过、损伤的情况等;
3.劳动合同、社保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4.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如目击证人证明等。
三、工伤赔偿一般多久到账
工伤赔偿一般半年到一年左右到账。伤残鉴定资料上缴后60天内做出伤残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天;将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资料缴给社保局,社保局在60天内将补偿的钱打入个人账号。


可撤销合同撤销权的行使主体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不一致
仲裁员的条件
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同工同酬是按劳分配吗,劳动法有哪些规定
交通事故报完警之后私聊了可以么
股权质押后能否增资
合同义务转让会发生什么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