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

发布时间:2024-03-01 点击:111
在实践中,民事法律行为不是当然有效的,也会存在有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还会产生下列法律后果:
(一)财产返还
由于民事行为无效,当事人从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就失去了合法根据,所以,当事人应将其从该民事行为中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财产返还分为单方返还和双方返还,前者是有过错的一方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返还给对方,而对方所得财产则不予以返还,依法另行处理。后者则是双方各自将其从无效民事行为中所得财产分别返还给对方。
(二)赔偿损失
无效民事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还相应地产生损失赔偿的后果。该后果的承担是与当事人的过错相联系的。应依据当事人的过错确认其赔偿责任。
(三)追缴财产
在法律规定情况下,执法机关要将当事人因无效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取得和约定取得的财产)予以追缴,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二、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因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法律上当然无效并确定不发生效力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法律上的无效和不发生效力,是指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而不是说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
三、哪些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民法典》第一编 总则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我们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因实施该行为所获得的财产也应当如数归还,如果返还不了的,应当折价赔偿。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后果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遗弃罪立案追诉标准具体是哪些
离职的时候加班怎么算
达到什么标准妨害动物检疫罪才能立案?
劳动争议案件时效中断的适用
违约金约定多少受法律保护
处理离婚债务的流程
劳动仲裁申请书公司不执行怎么办
过失杀人和故意杀人的区别